“万发炮”也许是全球最名不副实的武器之一,正如中国海军航母上搭载的1130近防炮,尽管它名声响亮,却并不能真正做到连续发射1万发炮弹。甚至,有时它在发射十几秒后就会“哑火”配资炒股新手入门,无法维持长时间高频率的攻击,和其“万发”之名显得格格不入。这款广泛用于辽宁舰、山东舰,并有望成为福建舰“最后一道防线”的武器,其实际性能与许多人想象的存在较大差距。
尽管如此,1130近防炮无法持续打出1万发的事实,并不代表它是一个设计上的缺陷。仅凭这一点就否定它的价值,无疑是对其功能的误解。事实上,这款武器在“名不副实”的背后,依然是航母防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万发炮到底是什么?
展开剩余84%首先,我们需要澄清三个核心问题:一、什么是“万发炮”?二、为什么它被认为是福建舰的最后一道防线?三、为什么它无法打出1万发炮弹?
从技术上讲,所谓“万发炮”的“万发”,是指该武器在一分钟内能够发射出至少1万发炮弹的高射速。以1130近防炮的每秒射击速率166发来看,理论上它每分钟能发射近9960发炮弹,虽然未完全达到1万发,但也非常接近,这个速率在当前世界近防炮领域中堪称顶尖。因此,“万发炮”这一名字,在性能上是有一定依据的。
众所周知,航母在现代海战中极具威胁,常常成为敌方攻击的首要目标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航母周围通常会部署驱逐舰、护卫舰等护航舰艇,构成一层防护网,连同舰载机和航母自身的反导系统,共同搭建起立体的防御体系。然而,随着导弹、鱼雷等攻击武器速度的提升,敌方有可能突破这些外层防护系统,威胁到航母本身的安全。
如果敌方武器成功突破了这些防御屏障,航母就会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。这时,1130近防炮作为近距离防御系统,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,它必须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火力弹幕,进行高强度的火力覆盖,以拦截来袭的武器,保护航母免受威胁。
为什么说它不能打一万发炮弹?
那么,为什么说万发炮无法连续打出1万发炮弹呢?要理解这一点,我们可以借用守门员的例子来类比。守门员的双手虽然可以挡住大量进攻,但他毕竟只能依赖两只手。而万发炮虽然拥有极高的射速,但其弹药量是有限的。在实际作战中,万发炮通常携带的炮弹数量仅为2000多发,这意味着它的持续射击时间非常有限,通常只能维持十几秒。十几秒的射击时间内,万发炮能有效拦截敌方攻击,但无法保持持续作战状态。
那么,为什么不装载足够的炮弹呢?从航母的作战需求来看,答案很简单——不需要。航母的防御体系本身就非常完整,外层的舰载机、驱逐舰、护卫舰以及防空导弹等武器系统已经构成了强大的防护网,只有极少数敌方攻击武器能够突破这些防线。因此,万发炮的弹药量完全足够应对突发的攻击。
此外,航母的空间非常宝贵,每立方米都需要经过精心规划。即使万发炮的弹药体积较小,但大量的炮弹仍然会占据宝贵的储存空间,影响航母其他装备的部署。如果携带过多的炮弹,将会增加航母的载重,进而影响航母的机动性。就像守门员不能携带太多防护装备,否则就会影响他快速扑救的能力。
万发炮的实际作用
万发炮的核心任务是充当航母的“最后一名防守球员”。如果外层的防御系统无法拦截敌方的突防武器,万发炮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密集的火力网,阻止敌方武器继续前进。就像守门员在最后一刻扑出对方的必进球,万发炮的密集火力也能为航母的生死存亡赢得宝贵的时间。
举个例子,美国海军在2025年3月的红海海战中,面对胡塞武装的自杀式无人机攻击和导弹攻击,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并没有单靠某一款武器,而是通过舰载机、护卫舰和反导系统的协同作战,成功挫败了敌人的攻击。仅靠单一武器无法实现全面防御,万发炮也只是这个庞大防御体系中的一环。
结论
因此,万发炮无法打出1万发炮弹,并不代表它无用。相反,它正是航母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的存在,并不是要承担全部的防御任务,而是与其他武器系统协同合作,共同为航母提供多层次的保护。就像守门员在一个足球队中的角色一样,万发炮的存在虽然关键,但绝非唯一依赖的防线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东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